關於鐵人賽參加了一半的心得:「好想放棄啊....不過只剩一半了」
說點正經的。鐵人賽報名後,看到一篇發文策略,那時覺得相見恨晚啊。
今天在此寫一下自己的心得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本來就會一項程式語言,那要再學另一項語言,30天的自我進修足矣。
像是你原本是使用 C++ 編寫迴圈,那麼在30天的鐵人賽中,你就可以示範用 Python 編寫迴圈。
這種是屬於把舊有的知識體系再擴充深化,畢竟每種程式語言都有它擅長之處;多學會一種技巧,有如工匠多會使用一種工具。或是有些鐵人高手,平常已經將自己的工具舞得虎虎生風,突然佛心來著,想要透過教學相長,來激出自己更多的能量。別小看這種心態,在成為技術高手的路上,熱於分享或者說別人懂得你在講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技能。
我這次參加的是屬於自己比較不擅長的 NoSQL 領域;在參加前,只不過大略知道了在實務中,如果編寫了大量的爬蟲去捉取四面八方的資料後,可以把資料優先丟進 ElasticSearch 中儲存。所以前面有很多篇文章,其實是自己用片段的知識體系去想法子實做。後來發現 Elastic co 的官網,就自帶了一些教學文件。其實因為 ElasticSearch 在台灣的書籍資源很少,不像Python、C#、機器學習等熱門議題豐富。所以與其自己用零碎的資訊學習,不如直接從官網簡單的範例開始學習。
只要有責任必然是一種痛苦;因為我這次的參賽策略,就是趁假日時,多想一下有那些文章可以寫,或是有那些東西比較有機會實作,所以沒有太多的供稿可以做為緩衝。我這樣的型式,有個好處是每天會逼著問自己「學這個有什麼用?」「鬼扯也要像樣一點啊?」。其實鐵人賽的文章,由於機制的設定,你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文章都非常重視「實用性」。不同的參賽者,可能對於各種議題有不同的瞭解深度,但相同的是,對於自己所寫的文章,對會儘量與主題貼近。這是平常在寫部落格時,比較不會有的心態。
這也許可以用期末考來形容吧,當你知道了幾個星期後,有一門很難修過的考試;你能做的就是每天儘量去猜老師會出什麼題目。而為了解那些題目,你自己需要具備那些技巧。
除了放心力在自己身上外,其實多參考同主題的其他鐵人文章也是不錯的作法。像我這個主題中,有很多你一看就知道是「老司機」等級魔王角色... 不偷學他們個幾招,這就太學不過去了。當然偷學可以,抄襲別人的文章就不好囉。這點要切記喲~